【活动】写作诊疗室让你不厌世,你挂号了吗?

  本校历史系于2018年11月22至23日,由王舒津、温桢文与韩承桦老师举办写作工作坊,培养学生最实用的写作力。会议邀请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台湾史研究所、东京大学人文社会系研究科、国家档案管理局、鸿雁写作教室等专家学者,并特别邀请松山高中社会科与淡水商工历史科两位老师到场观摩与协作。

  我们认为,写作不单是为面对学校、课堂报告而培养的工具,它其实是人类最基本的沟通与表达能力。故此,两天的议程共有四场主题演讲与两次实作课程,触及基础写作能力、史学写作策略和多元转化应用,希冀提供多面向的刺激。

  第一天的议程,由鸿雁写作教室创办人暨讲师洪俊彦先生带来〈学而不写则「罔」:读写教育的新思维及提升自我书写能力的诀窍〉。洪老师以其讲学经验和对台湾社会写作教学迷思的观察,与同学分享如何从「读」转入「写」,并逐步提升实用的书写、论述能力。第二场讲座,由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博士后陈佑慎老师主讲〈研究计画的要领与写作〉。囿于科技部大专生计画与研究所甄试所需,我们特闢此场次,讲者以自身写作和批阅学生计画之经验,与同学分享研究计画写作的纲领、诀窍与实作步骤。

  第二天的议程,上午由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暨「故事:写给所有人的故事」创办人陈建守老师,主讲〈网络世代的历史学,故事该如何说?〉,意在与同学分享自身创办文史知识类型新媒体的经验,鼓励大家转化学习所得于各方可应用处。下午场则由国家档案管理局研究员陈怡行老师讲授〈看档案说故事:如何在1970年代当一个有为农青?〉,向同学介绍如何以较枯燥乏味的档案素材来组织、讲授历史故事。而这日后更可转化为策展、导览的进阶能力。

  为增加学生参与活动的程度,工作坊还安排专题实作,让学者与学员进行小组讨论和操作。学员在讲师指导下,得体验并动手参与史学写作/非虚构写作的过程。两次的微型实作课分别为「故事接龙」和「普及历史书写尝试」。前者意在培养同学从分散材料撷取资讯,组合为具脉络结构之短篇文类的读写能力。后者则是让同学尝试将学术论文改写为普及文类,这牵涉到如何拿捏特定视角、观点,并能重新组织、书写既有素材的能力。

  同学实作的成果相当丰富。有小组能将两篇讨论「当归」的学术论文改写为以「家」为核心主题的广告文案;有小组能取新闻记者角度,将两篇「缠足」的论文转写为新闻专题稿件;亦有同学能把几种谈论近代报刊、印刷影响的历史素材,组织为短篇小说;另有小组能从「冷知识」的角度,重组可口可乐在台湾的历史故事。

  两天下来,课程精彩且成果硕累,效果颇丰。结合主题演讲和微型的探究、实作课程,我们希望能引起青年学子的兴趣,让同学不再害怕、厌恶书写,并能丰厚自身写作能力。如果,你也对于写作感到害怕甚或反感,那历史系竭诚欢迎你。不过,这就得请你明年尽早报名喽。

 


This is an image        洪俊彦老师
       开幕式                        洪俊彦老师演讲

This is an image        This is an image
      讲者与学生互动                     第一场演讲

This is an image        
This is an image
      陈佑慎老师演讲                     分组抽籤

This is an image         
This is an image
      陈建守老师演讲                     学生问答

This is an image        
This is an image
      陈怡行老师演讲                     学生问答 

This is an image        This is an image
       分组活动                       分组活动

This is an image        This is an image
       分组活动                       学生发表

This is an image
      闭幕式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