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佛光大學歷史學系職涯探索暨發展講座–「儀式之外:以宗教與社會資本的觀點看臺南市的送天師」

  • 2019-12-18

This is an image

 

此次邀請主講人為:趙昕毅(Shin-yi CHAO,美國羅徹斯特大學宗教與古典研究系副教授)。趙教授為國際知名道教研究者,田野調查專家。趁趙教授至台灣台南調查之時,本系特邀趙教授來本校演講。

 

在臺南市,立冬之後兩個半月的任何一個週末都會看到一種精心策劃的宗教遊行。臺南市擁有數以百計的民間宗教廟宇。寺廟完成大修後,每隔幾十年,寺廟委員會邀請道士進行一次建醮。並請張道陵的神像來鑒醮。這個神像有時是借來的,或者是特別糊的紙像。醮儀結束後,雕像將由大型遊行隊伍護送,返回其本廟或是送城郊火化。這樣的遊行被當地稱為「送天師」。

    趙教授指出:宗教遊行是集體宗教虔誠的公共演示,由此培養對社群的投入以及展現對社群歸屬的承諾。此外,針對對遊行的期待與要求,在表演與儀式上方面同時促進合作與競爭,創新求變。在民主社會的城市環境中,遊行活動強化了宗教組織、官僚機構和民間私人之間的接觸互動。競爭、協商、相互借鏡是規劃一場宗教遊行的大原則。雖然成功的遊行都有其共同點,但個別歷史背景發展並不相同,並在不同的時間點滿足其成員的當下的需求。

    每一場送天師固然是慶祝一間廟宇的成就,但其實需要各廟宇的合作,並且涉及眾多在遊行途中的鄰里廟宇。組織遊行需要廟會成員,尤其是委員會成員的大量時間、精力、人脈和資金。事前要跟地方政府討論空間、日程安排、衛生、交通控制和安全法規。可以說是全方位考驗廟宇負責人的能力。送天師於19世紀中葉成形,也正是臺南商界對政治轉趨積極的時候。送天師活動是探索現代城市的宗教,物質和地緣政治聯繫的理想切入點。

 

趙教授計劃研究是一方面從臺灣經濟社會史的角度爬梳送天師儀式的起源與發展,另外也從新興地方菁英與社會資本的角度分析城市宗教的變革。近年歷史學有很多元的變化,隨著理論快速變化,人文學科如何肆應外在,成為學科不得迴避的重要課題。儀式活動是從過去現存到當世的人群活動,田野閱讀的訓練亦為培養學生相關素養與能力。趙教授將引導同學進入田野思考,探索更多元的,培養同學不同角度閱讀的可能性。


-------------------------------------------------------------------------

時間︰108年12月26日(星期四)9:00-12:00。

地點︰佛光大學雲起樓508教室。


主辦單位:
佛光大學人文學院歷史學系。

參加對象歷史學系全體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