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佛光大学历史学系职涯探索暨发展讲座–「仪式之外:以宗教与社会资本的观点看台南市的送天师」

  • 2019-12-18

This is an image

 

此次邀请主讲人为:赵昕毅(Shin-yi CHAO,美国罗彻斯特大学宗教与古典研究系副教授)。赵教授为国际知名道教研究者,田野调查专家。趁赵教授至台湾台南调查之时,本系特邀赵教授来本校演讲。

 

在台南市,立冬之后两个半月的任何一个周末都会看到一种精心策划的宗教游行。台南市拥有数以百计的民间宗教庙宇。寺庙完成大修后,每隔几十年,寺庙委员会邀请道士进行一次建醮。并请张道陵的神像来鉴醮。这个神像有时是借来的,或者是特别糊的纸像。醮仪结束后,雕像将由大型游行队伍护送,返回其本庙或是送城郊火化。这样的游行被当地称为「送天师」。

    赵教授指出:宗教游行是集体宗教虔诚的公共演示,由此培养对社群的投入以及展现对社群归属的承诺。此外,针对对游行的期待与要求,在表演与仪式上方面同时促进合作与竞争,创新求变。在民主社会的城市环境中,游行活动强化了宗教组织、官僚机构和民间私人之间的接触互动。竞争、协商、相互借镜是规划一场宗教游行的大原则。虽然成功的游行都有其共同点,但个别历史背景发展并不相同,并在不同的时间点满足其成员的当下的需求。

    每一场送天师固然是庆祝一间庙宇的成就,但其实需要各庙宇的合作,并且涉及众多在游行途中的邻里庙宇。组织游行需要庙会成员,尤其是委员会成员的大量时间、精力、人脉和资金。事前要跟地方政府讨论空间、日程安排、卫生、交通控制和安全法规。可以说是全方位考验庙宇负责人的能力。送天师于19世纪中叶成形,也正是台南商界对政治转趋积极的时候。送天师活动是探索现代城市的宗教,物质和地缘政治联系的理想切入点。

 

赵教授计划研究是一方面从台湾经济社会史的角度爬梳送天师仪式的起源与发展,另外也从新兴地方菁英与社会资本的角度分析城市宗教的变革。近年历史学有很多元的变化,随着理论快速变化,人文学科如何肆应外在,成为学科不得回避的重要课题。仪式活动是从过去现存到当世的人群活动,田野阅读的训练亦为培养学生相关素养与能力。赵教授将引导同学进入田野思考,探索更多元的,培养同学不同角度阅读的可能性。


-------------------------------------------------------------------------

时间︰108年12月26日(星期四)9:00-12:00。

地点︰佛光大学云起楼508教室。


主办单位:
佛光大学人文学院历史学系。

参加对象历史学系全体师生。